Avatar
會員登入

熱門

首頁 新車 汽車好業代 新聞 促銷 試車 徹底研究 特輯 專題 機車 售後市場 生活 討論區

多媒體

TV影音 圖片
open
U-CAR
電腦版
U-網站:U-CARU-AUDIOU-OUTDOORU-HEADPHONEU-ACG
  • 首頁
  • 新車
  • 汽車好業代
  • 新聞
  • 促銷
  • 試車
  • 專題
  • 徹底研究
  • 特輯
  • 機車
  • 圖片
  • 賽車
  • TV影音
  • 售後市場
  • 生活
  • 音響
註冊 登入

最新發表

新車發表

試車報告

原廠圖片

車展

F1賽車

鐘錶

品酒

其他

2013

5月

31

超過半個世紀的熱情─Lamborghini 50周年Bologna大會師精選圖集

72,017
由Lamborghini品牌大使所駕駛入場的350 GTS,是Ferruccio Lamborghini創業之作350 GT的敞篷版本。經典流線的造型,成為許多收藏家眼中的珍品。前置後驅的設定,以3.5升V12引擎驅動,動力自280匹起跳。 相對於現今Lamborghini超跑品牌的極致性能定位,創業之初的Lamborghini,所想打造的是適合長途旅行的GT跑車,這亦可自其車系名稱350 GT中可看出。而GTS代表則是敞篷的Spider版本。 車尾Touring Superleggera Milano則是代表350 GT車系當年與Carrozzeria Touring車體廠合作的歷史見證。Superleggera是該公司專利的車體技術,能將鋁合金鈑件固定於鋼管製的車體結構之上。 當年Lamborghini品牌徽飾的字樣與現代不同。 簡單大方的車室設計,方向盤中已可見到蠻牛廠徽。 簡單的三環錶,在1960年代,極速已經標示到每小時300公里。 清爽的引擎室,與外觀同樣令人驚豔。 現場另一位350 GT車主所展示乾淨漂亮的引擎室。V12引擎以6具雙喉化油器連動進行油氣的供給。 大名頂頂的Weber化油器自然是不二選擇。 除了引擎室令人驚豔,車主仍保有愛車出廠時的手冊及資料。 硬頂版的350 GT 車側線設計與350 GTS有不同的韻味。 行李廂與葉子鈑的設計十分別緻,而巨大的後窗亦展現出GT跑車享受生活的樂趣。 現場另一輛敞篷版的400 GT 400 GT系列是350 GT系列換上了4.0升引擎而來。 這輛編號005的四圓燈車款,則是400 GT後來推出的特別版400 GT 2+2 Lamborghini 400 GT 2+2 更大的後座空間,讓其在B柱之後的設計顯得不同,但是軸距與一般版本維持相同。 誕生於1966年的Lamborghini Miura,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經典車款之一,這款超過40年的產品,在大會師中仍有許多車主參加,便可理解當年受歡迎的程度。 Miura與後繼車款Countach的合影。 工廠賽車般的外殼開闔方式,是Miura獨有的特色之一。 事實上,Miura的開發分為2部份。Lamborghini內部的工程師自行開發出中央橫置V12引擎後驅的底盤,並在1965年的都林車展以底盤車的方式展示研發能力。而Bertone設計工作室接手設計外殼,並在1966年日內瓦車展展出空殼車體。之後才將兩者整合,打造出這輛經典車款。 車主以行動表現對Miura的珍愛。 前方車體打開,主要是冷卻系統。 車室後方則是獨特中央橫置V12引擎。 經典的角度。 從挪威一路行駛南下前來的010號Miura S,原本屬於著名歌手法蘭克辛納屈,最終獲得本次大會師的最大獎。 夫妻同駕Miura參與本次盛會。 1968年,繼Miura之後推出的Espada,是1款擁有完整4名乘員搭載空間的Lamborghini,是當時該公司在400 GT及Miura之外的第3條產品線。 同樣具有4.0升V12引擎的強大動力,雖然不若另2款產品造型帥氣,但是完整的乘員空間,造成市場轟動。在10年的產品周期內,賣出超過1,200輛的Espada,是Lamborghini當時最為成功的產品。 寶藍色Espada與Urraco的合影。 Espada位於車側的車款名徽飾,在左側與右側採不同的設計,相當有趣。 這款小巧的產品Islero,發表於1968年的日內瓦車展,車系總產量僅有225輛。 Islero是用以取代400 GT的後繼車款,其輪距放大,並同樣採2+2設定。 Islero的後座空間較400 GT更為理想,並有相當寬大的行李空間。 完整保存的車主手冊上,標明了Islero與400 GT之間的關係。 車主積極參與Concorso d'Eleganza活動,並獲得分組第2的榮銜。 在1970年開始量產的Jarama,是由Bertone設計工作室所設計。定位上屬於Islero的後繼車,軸距較短,然其引擎同樣採用4.0升V12引擎。 來自法國的車主,在巴黎的拍賣場買下這輛年輕時的夢想車種後,再耗資耗時整理,打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引擎室。 同樣是6組雙喉化油器連動控制。 另一位車主的Jarama,引擎更改用直通進氣。 這輛亮橘色的Jarama,在Concorso d'Eleganza的舞臺上,受到眾人的圍觀。 這輛來自英國的復刻版Jota,是現場最能展現車主對於Lamborghini歷史熱愛的車輛。 花費15年重新打造的這輛Jota,車主刻意領取了讀音相同的IOTA車牌。 原本只是Lamborghini工程師Bob Wallace為了自身興趣打造的賽車版Miura,在Lamborghini無意朝賽車發展賣出後不幸撞毀,成為傳奇。 完全以賽車需求打造的車室。 採用與Miura相同橫置式的V12引擎,12缸直通進氣。 採用與Miura相同橫置式的V12引擎,12缸直通進氣。 完全採用賽車式的全拆式設計 前方的冷卻系統與油箱。 註定被眾人所包圍。 發表於1970年,1973年正式上市的Urraco,在石油危機的背景下,搭載了V8的引擎,採用2+2設計及中置後驅配置,提供消費者較具親和力的選擇。 圓潤帶有稜角的設計,同樣出自於Bertone的手筆。 低扁車頭加上啟閉式頭燈設計。 70年代的分層式遮光尾窗設計。 車尾視角與Espada間頗有家族特色。 即便是40年前的設計,可以看出Urraco與Espada的車高,與現今的Lamborghini差異不大,低扁的車體設計已成為40年的傳承。 與Murcielago不分軒輊的車頂高。 贏得評審青睞的Urraco。 這輛看起來很像Urraco,又或會被老車友認為是Jalpa的車,在本次大會師中可說是極為珍稀的1款。 這款命名為Silhouette的產品,是Urraco的衍生產品,採中央橫置V8引擎後驅配置,而且是純雙門雙座跑車設計,更是Lamborghini旗下第1款可拆車頂的targa產品。日後受歡迎的Jalpa便是以此為基礎所打造。 據網路上所查得資料,Silhouette總計僅生產54輛,現存約30輛。 臺灣車迷最熟悉Lamborghini旗艦產品,自當Countach莫屬。經典的鍘刀式車門與低矮的車身,加上以直線組成的流線造型,時至今日,這款發表於1974年的產品,依舊讓觀者有超前時代的感動。 Countach一改前代旗艦的設計,將中置的V12引擎改為縱向安放,這亦是後來Lamborghini車款名稱中都有Longitudinale Posteriore縱向安置引擎縮寫的濫觴。 小巧的方向盤,經典的柵狀排檔桿。 車主精心重塑的車室。 亦有改裝Turbo強化版本的車主到場。 經典的楔形車頭 獨特的車尾與視野絕差的後窗。 Lamborghini曾在1970年代開啟1個名為Cheetah的軍用車輛計劃,以期取得美軍的合約,可惜未果。而時隔近10年後,以Cheetah設計為基礎進行修改,原本計劃推出配置後置V8引擎的LM 001,後來改採前置Countach的V12引擎,便是LM 002。 粗曠的線條,比起Hummer更顯狂野的設計,這款在1986年打造出來的SUV產品,是品牌第1款四輪驅動的產品,也是即將在2017年量產Urus的遠祖。 LM 002就現在市場的用語,應該更接近於SUT,因為在車室後方還有開放式的貨斗。 現場另一輛白色的LM 002。 白色LM 002上的廠徽以及Ferruccio Lamborghini的簽名徽飾。在其時Ferruccio Lamborghini已在石油危機後將公司出售並退休。 LM 002依舊採用V12引擎配置,裝配上做了調整。排氣量為5.2升。 在臺灣不算少見的Diablo,由女性車主駛入Piazza Maggiore,令人驚豔。 與中置V12旗艦鼻祖Miura與4人座Espada的合影。 一到場立刻清潔愛車的車主。 可拆頂篷的Diablo VT。 全場最招搖的日本Diablo車主。 粉紅色金屬亮面貼膜,即便在San Petronino教堂屋頂亦極為顯眼。 同樣炫目的車主。 編號075的Lamborghini,名為Calà,是由知名設計師Giugiaro所領軍的Italdesign設計工作室為Lamborghini所打造,是1995年日內瓦車展的主秀。 Giugiaro的血緣證明。 車頭設計可以看出1990年代圓滑流線的前衛風格,即便近20年後,依舊動人。 這輛車是可以實際行駛的原型車,而且全球僅有1輛。採用中置後驅400匹V10引擎,原是計劃做為中階的新車款,後因品牌所有權異手而做罷。而在Volkswagen集團接手後,採用相同定位打造出Gallardo。 流線的後視鏡。 賽車化的油箱蓋設計。 精巧流暢的側面設計。 圓潤的車尾。 採用中置引擎設計,後方車窗採用獨特的分層設計,以便導入冷空氣,強化冷卻效果。 後窗則有類似80年代多層式的水平設計。 因為排放法規而與臺灣無緣的Murciélago,亦是本次參加的主力之一。 同樣貼上金屬反光膜的Gallardo 全程參與活動的義大利警察及其Gallardo。 品牌最新旗艦Aventador對於大家都不會陌生,但是在Bologna街頭看到遠送而至的臺灣車主愛車,著實令人興奮。 車尾的Gama銘牌證明其來自臺灣總代理的身份。 相對於眾多經典車款,新世代旗艦不同塗裝展現不同的特色。 往來Lamborghini總部使用的Bologna機場,一下飛機就可以看到有著50周年字樣的Aventador地勤用車,歡迎世人進入Lamborghini的世界。 Lamborghini大會師舉辦的場所,就在Bologna著名景點海神噴泉旁。 海神噴泉旁的Piazza Maggiore馬皆羅廣場已在進行準備工作。 Piazza Maggiore旁就是Basilica de San Petronio教堂,持續整建中。 而廣場的另一面則是建於13世紀的市政廳 市政廳內已有Aventador及立牌陳設,為活動暖場 10年前在Piazza Maggiore所舉辦的大會師活動 Bologna的高級商場亦有Aventador的展示,全市一同歡慶Lamborghini半個世紀的光榮。 各式商店均有相同的宣傳海報。 提前抵達的瑞士車主俱樂部,立刻吸引眾人的圍觀。 停在市政廳前的歷代大牛 雖然下起大雨,龐大的牛群依舊吸引眾人的圍觀 Lamborghini與San Petronio教堂 5月11日的好天氣,讓現場更顯壯觀。 從San Petronio教堂鷹架眺望Piazza Maggiore廣場的Lamborghini大軍。 一如眾多義大利名勝,持續整修中的鷹架區,可以環眺市區風光的功能,依舊成為義大利人吸引觀光客的賣點。遊客只要先簽署危險自負的同意書,付出3歐元,就可以爬上103階的鷹架,從高點觀看Bologna風光及Lamborghini。 大會師的當天風相當大,鷹架持續微微搖晃著… San Petronio教堂正面觀看Lamborghini大會師的壯觀。 因為參與規模過大,除了Piazza Maggiore,市中心附近所有的廣場,都被Lamborghini大軍所佔據。 附近的街道亦變成臨時停車區,同樣吸引路人的圍觀。 難得可以看到一排Aventador車尾的合影。 眾多名貴珍稀車款齊聚一堂,現場的保全工作亦極為嚴密,四處可看義大利警方人力的佈署。 各式警戒車輛 在移師前往Sant'Agata總部時,車隊受到Bologna市民的熱情歡送。

熱門圖輯

71

PPE平臺不同的風貌、快充最高284kW– Audi SQ6 e-tron試駕圖集
2025/07/02

107

10年後、快意旅行的蛻變–BMW 520i Touring M Sport試駕圖集
2025/06/16

54

就這樣被你征服─Aston Martin Vanquish試駕圖集
2025/06/25

67

微進化、樂趣依舊─BMW小改款M240i xDrive試駕圖集
2025/06/30

67

來場電影中的男子漢浪漫旅程─Volkswagen Amarok 3.0 TDI試駕圖集
2025/06/26

由Lamborghini品牌大使所駕駛入場的350 GTS,是Ferruccio Lamborghini創業之作350 GT的敞篷版本。經典流線的造型,成為許多收藏家眼中的珍品。前置後驅的設定,以3.5升V12引擎驅動,動力自280匹起跳。

相對於現今Lamborghini超跑品牌的極致性能定位,創業之初的Lamborghini,所想打造的是適合長途旅行的GT跑車,這亦可自其車系名稱350 GT中可看出。而GTS代表則是敞篷的Spider版本。

車尾Touring Superleggera Milano則是代表350 GT車系當年與Carrozzeria Touring車體廠合作的歷史見證。Superleggera是該公司專利的車體技術,能將鋁合金鈑件固定於鋼管製的車體結構之上。

當年Lamborghini品牌徽飾的字樣與現代不同。

簡單大方的車室設計,方向盤中已可見到蠻牛廠徽。

簡單的三環錶,在1960年代,極速已經標示到每小時300公里。

清爽的引擎室,與外觀同樣令人驚豔。

現場另一位350 GT車主所展示乾淨漂亮的引擎室。V12引擎以6具雙喉化油器連動進行油氣的供給。

大名頂頂的Weber化油器自然是不二選擇。

除了引擎室令人驚豔,車主仍保有愛車出廠時的手冊及資料。

硬頂版的350 GT

車側線設計與350 GTS有不同的韻味。

行李廂與葉子鈑的設計十分別緻,而巨大的後窗亦展現出GT跑車享受生活的樂趣。

現場另一輛敞篷版的400 GT

400 GT系列是350 GT系列換上了4.0升引擎而來。

這輛編號005的四圓燈車款,則是400 GT後來推出的特別版400 GT 2+2

Lamborghini 400 GT 2+2

更大的後座空間,讓其在B柱之後的設計顯得不同,但是軸距與一般版本維持相同。

誕生於1966年的Lamborghini Miura,是市場上最受歡迎的經典車款之一,這款超過40年的產品,在大會師中仍有許多車主參加,便可理解當年受歡迎的程度。

Miura與後繼車款Countach的合影。

工廠賽車般的外殼開闔方式,是Miura獨有的特色之一。 事實上,Miura的開發分為2部份。Lamborghini內部的工程師自行開發出中央橫置V12引擎後驅的底盤,並在1965年的都林車展以底盤車的方式展示研發能力。而Bertone設計工作室接手設計外殼,並在1966年日內瓦車展展出空殼車體。之後才將兩者整合,打造出這輛經典車款。

車主以行動表現對Miura的珍愛。

前方車體打開,主要是冷卻系統。

車室後方則是獨特中央橫置V12引擎。

經典的角度。

從挪威一路行駛南下前來的010號Miura S,原本屬於著名歌手法蘭克辛納屈,最終獲得本次大會師的最大獎。

夫妻同駕Miura參與本次盛會。

1968年,繼Miura之後推出的Espada,是1款擁有完整4名乘員搭載空間的Lamborghini,是當時該公司在400 GT及Miura之外的第3條產品線。

同樣具有4.0升V12引擎的強大動力,雖然不若另2款產品造型帥氣,但是完整的乘員空間,造成市場轟動。在10年的產品周期內,賣出超過1,200輛的Espada,是Lamborghini當時最為成功的產品。

寶藍色Espada與Urraco的合影。

Espada位於車側的車款名徽飾,在左側與右側採不同的設計,相當有趣。

這款小巧的產品Islero,發表於1968年的日內瓦車展,車系總產量僅有225輛。

Islero是用以取代400 GT的後繼車款,其輪距放大,並同樣採2+2設定。

Islero的後座空間較400 GT更為理想,並有相當寬大的行李空間。

完整保存的車主手冊上,標明了Islero與400 GT之間的關係。

車主積極參與Concorso d'Eleganza活動,並獲得分組第2的榮銜。

在1970年開始量產的Jarama,是由Bertone設計工作室所設計。定位上屬於Islero的後繼車,軸距較短,然其引擎同樣採用4.0升V12引擎。

來自法國的車主,在巴黎的拍賣場買下這輛年輕時的夢想車種後,再耗資耗時整理,打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引擎室。

同樣是6組雙喉化油器連動控制。

另一位車主的Jarama,引擎更改用直通進氣。

這輛亮橘色的Jarama,在Concorso d'Eleganza的舞臺上,受到眾人的圍觀。

這輛來自英國的復刻版Jota,是現場最能展現車主對於Lamborghini歷史熱愛的車輛。

花費15年重新打造的這輛Jota,車主刻意領取了讀音相同的IOTA車牌。

原本只是Lamborghini工程師Bob Wallace為了自身興趣打造的賽車版Miura,在Lamborghini無意朝賽車發展賣出後不幸撞毀,成為傳奇。

完全以賽車需求打造的車室。

採用與Miura相同橫置式的V12引擎,12缸直通進氣。

採用與Miura相同橫置式的V12引擎,12缸直通進氣。

完全採用賽車式的全拆式設計

前方的冷卻系統與油箱。

註定被眾人所包圍。

發表於1970年,1973年正式上市的Urraco,在石油危機的背景下,搭載了V8的引擎,採用2+2設計及中置後驅配置,提供消費者較具親和力的選擇。

圓潤帶有稜角的設計,同樣出自於Bertone的手筆。

低扁車頭加上啟閉式頭燈設計。

70年代的分層式遮光尾窗設計。

車尾視角與Espada間頗有家族特色。

即便是40年前的設計,可以看出Urraco與Espada的車高,與現今的Lamborghini差異不大,低扁的車體設計已成為40年的傳承。

與Murcielago不分軒輊的車頂高。

贏得評審青睞的Urraco。

這輛看起來很像Urraco,又或會被老車友認為是Jalpa的車,在本次大會師中可說是極為珍稀的1款。 這款命名為Silhouette的產品,是Urraco的衍生產品,採中央橫置V8引擎後驅配置,而且是純雙門雙座跑車設計,更是Lamborghini旗下第1款可拆車頂的targa產品。日後受歡迎的Jalpa便是以此為基礎所打造。

據網路上所查得資料,Silhouette總計僅生產54輛,現存約30輛。

臺灣車迷最熟悉Lamborghini旗艦產品,自當Countach莫屬。經典的鍘刀式車門與低矮的車身,加上以直線組成的流線造型,時至今日,這款發表於1974年的產品,依舊讓觀者有超前時代的感動。

Countach一改前代旗艦的設計,將中置的V12引擎改為縱向安放,這亦是後來Lamborghini車款名稱中都有Longitudinale Posteriore縱向安置引擎縮寫的濫觴。

小巧的方向盤,經典的柵狀排檔桿。

車主精心重塑的車室。

亦有改裝Turbo強化版本的車主到場。

經典的楔形車頭

獨特的車尾與視野絕差的後窗。

Lamborghini曾在1970年代開啟1個名為Cheetah的軍用車輛計劃,以期取得美軍的合約,可惜未果。而時隔近10年後,以Cheetah設計為基礎進行修改,原本計劃推出配置後置V8引擎的LM 001,後來改採前置Countach的V12引擎,便是LM 002。 粗曠的線條,比起Hummer更顯狂野的設計,這款在1986年打造出來的SUV產品,是品牌第1款四輪驅動的產品,也是即將在2017年量產Urus的遠祖。

LM 002就現在市場的用語,應該更接近於SUT,因為在車室後方還有開放式的貨斗。

現場另一輛白色的LM 002。

白色LM 002上的廠徽以及Ferruccio Lamborghini的簽名徽飾。在其時Ferruccio Lamborghini已在石油危機後將公司出售並退休。

LM 002依舊採用V12引擎配置,裝配上做了調整。排氣量為5.2升。

在臺灣不算少見的Diablo,由女性車主駛入Piazza Maggiore,令人驚豔。

與中置V12旗艦鼻祖Miura與4人座Espada的合影。

一到場立刻清潔愛車的車主。

可拆頂篷的Diablo VT。

全場最招搖的日本Diablo車主。

粉紅色金屬亮面貼膜,即便在San Petronino教堂屋頂亦極為顯眼。

同樣炫目的車主。

編號075的Lamborghini,名為Calà,是由知名設計師Giugiaro所領軍的Italdesign設計工作室為Lamborghini所打造,是1995年日內瓦車展的主秀。

Giugiaro的血緣證明。

車頭設計可以看出1990年代圓滑流線的前衛風格,即便近20年後,依舊動人。

這輛車是可以實際行駛的原型車,而且全球僅有1輛。採用中置後驅400匹V10引擎,原是計劃做為中階的新車款,後因品牌所有權異手而做罷。而在Volkswagen集團接手後,採用相同定位打造出Gallardo。

流線的後視鏡。

賽車化的油箱蓋設計。

精巧流暢的側面設計。

圓潤的車尾。

採用中置引擎設計,後方車窗採用獨特的分層設計,以便導入冷空氣,強化冷卻效果。

後窗則有類似80年代多層式的水平設計。

因為排放法規而與臺灣無緣的Murciélago,亦是本次參加的主力之一。

同樣貼上金屬反光膜的Gallardo

全程參與活動的義大利警察及其Gallardo。

品牌最新旗艦Aventador對於大家都不會陌生,但是在Bologna街頭看到遠送而至的臺灣車主愛車,著實令人興奮。

車尾的Gama銘牌證明其來自臺灣總代理的身份。

相對於眾多經典車款,新世代旗艦不同塗裝展現不同的特色。

往來Lamborghini總部使用的Bologna機場,一下飛機就可以看到有著50周年字樣的Aventador地勤用車,歡迎世人進入Lamborghini的世界。

Lamborghini大會師舉辦的場所,就在Bologna著名景點海神噴泉旁。

海神噴泉旁的Piazza Maggiore馬皆羅廣場已在進行準備工作。

Piazza Maggiore旁就是Basilica de San Petronio教堂,持續整建中。

而廣場的另一面則是建於13世紀的市政廳

市政廳內已有Aventador及立牌陳設,為活動暖場

10年前在Piazza Maggiore所舉辦的大會師活動

Bologna的高級商場亦有Aventador的展示,全市一同歡慶Lamborghini半個世紀的光榮。

各式商店均有相同的宣傳海報。

提前抵達的瑞士車主俱樂部,立刻吸引眾人的圍觀。

停在市政廳前的歷代大牛

雖然下起大雨,龐大的牛群依舊吸引眾人的圍觀

Lamborghini與San Petronio教堂

5月11日的好天氣,讓現場更顯壯觀。

從San Petronio教堂鷹架眺望Piazza Maggiore廣場的Lamborghini大軍。 一如眾多義大利名勝,持續整修中的鷹架區,可以環眺市區風光的功能,依舊成為義大利人吸引觀光客的賣點。遊客只要先簽署危險自負的同意書,付出3歐元,就可以爬上103階的鷹架,從高點觀看Bologna風光及Lamborghini。 大會師的當天風相當大,鷹架持續微微搖晃著…

San Petronio教堂正面觀看Lamborghini大會師的壯觀。

因為參與規模過大,除了Piazza Maggiore,市中心附近所有的廣場,都被Lamborghini大軍所佔據。

附近的街道亦變成臨時停車區,同樣吸引路人的圍觀。

難得可以看到一排Aventador車尾的合影。

眾多名貴珍稀車款齊聚一堂,現場的保全工作亦極為嚴密,四處可看義大利警方人力的佈署。

各式警戒車輛

在移師前往Sant'Agata總部時,車隊受到Bologna市民的熱情歡送。

MediaBrilliance System content & community

  • 隱私權政策
  • 意見回饋
  • 廣告聯繫

本站圖文除使用者發表外,屬旭傳科技(股)版權所有。

©2000-2025 MediaBrilliance Syste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們使用 Cookie 來確保您在網站上能獲得良好的體驗。如果您繼續使用本網站,我們將認定您接受並理解我們的隱私權政策和使用者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