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4月
6
30,517
電動車究竟安不安全?這個議題從 7、8 年前以來,便三不五時會因為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而掀起討論。從基本的車體撞擊保護,後有 Euro NCAP 為大家執行測試;再來包括電池組的安全性,是否會漏電、遇水觸電、遇碰撞爆炸起火等等,也有不少專家學者進行探討,U-CAR 先後撰寫過ARTC 破除電動車安全迷思、鋰電池組的安全性等議題。
但在 2020 年 4 月 1 日,又發生一起 Tesla Model 3 翻車起火的事故,各大新聞媒體都在報導中提到消防人員表示需要特殊斷電程序才能搶救,不免又開始探討電動車是否還是太危險?遇事故搶救困難?不過,其實國內在內政部消防署裡,收錄了每ㄧ家車廠針對自家油電車、電動車的緊急救援手冊,因此講白了,問題不在於難不難救援,而在於熟不熟悉。
雖然電動車或油電車外型不會與ㄧ般燃油車有太多差距,不過因為多了顆容量頗大的電池組,所以相較於傳統燃油車是汽油遇火爆炸,電池還多了高電壓的觸電風險、加上高能量有瞬間高能量釋放的風險,更多的短路可能性都會產生爆炸,確實意味著更多需注意的細節;再來液體洩漏還會有有毒物質的疑慮。
因為「電池」的存在,且電動車更是大面積的安置在車輛底盤,不像內燃機固定在前方引擎室,所以遇上救援時,如何避開電池可能產生的危害,能順利破壞車體將人員救出,對警消人員實有多了幾分難度。
不過事實上,各種車輛的黃金救援時間前半段(15~30 分鐘) 的初始評估流程完全相同,但當確認事故車輛為電動車時,美國消防協會(NFPA, National Fire Protection Association) 發展出一套電動車的救援處理流程,分為 4 個步驟:現場評估(Size up)、車輛識別(Identify)、固定車輛(Immobilize)、關閉電源(Disable)。
其中特別是在關閉電源的步驟,因為各家車廠緊急開關的位置都不盡相同,所以透過車廠提供自家的電動車緊急救援手冊,都詳細記載了電動車輛救援需注意的事項,車體結構、電池與馬達的線路等等。
在歐美國家,車廠其實與消防單位時常有密切合作,除了資料提供給第一線的救難人員之外,甚至還會進行教育訓練,為的就是讓第一線的救難人員能具備足夠的車輛知識,把握黃金救援時間將車內的受困乘客救出。因此也呼應前面筆者所提,與其說電動車出了意外不易救援,更精確來說只是對電動車輛救援不夠熟悉。
舉例以 Model 3 緊急應變指難就先提到諸多警告事項:
接著一步步介紹如何辨別車輛、車型,底盤的高壓電池、高電壓纜線位置、驅動單元、12V 電池位置、救難人員切斷緊急應變迴路將關閉除高電壓電池以外的高電壓系統,並停用 SRS 及安全氣囊部件。切斷緊急應變迴路方式也詳載於其中。最後針對車輛不可切割的區塊、消防措施、高壓電池遇火災的狀況等等,一一進行說明。
再舉例 Nissan Leaf 來說,緊急救援手冊就有介紹到「如何在事故現場處置受損的車輛」。首先是若有氣囊展開,高壓電 (HV) 系統會在氣囊展開時自動關閉。
而高壓電系統可以透過下列任一種程序來關閉:
在高壓電系統關閉後,電壓將會在 5 分鐘之後降到 60V 以下,而完全放電約需要 10 分鐘的時間。在這段時間內,救援人員必須非常注意。在抵達事故現場時,必須非常小心接近車輛並檢查損壞的程度。除了車輛的整體狀況 (車體損壞部位及嚴重程度、氣囊是否展開等) 之外,也應特別針對高壓電系統進行評估。
接近狀況不明的車輛時,緊急搶救指南提醒務必依照所述隨時穿戴適當的個人防護裝備 (PPE),且不可碰觸鋰離子電池及高壓電零組件。
其他還有相當多必須注意電池的細節,像是:
•在關閉高壓電系統並拆開 12V 電瓶負極 (-) 端子之後,請等候 3 分鐘來等待氣囊電容器放電。即使拆開 12V 電瓶負極 (-) 端子,輔助防護系統 (SRS) 氣囊仍會維持電壓至少 3 分鐘。在這段時間內,SRS 氣囊有可能會因為線束短路或損壞而充氣展開並可能造成嚴重傷害。
• 請務必在拆開 12V 電瓶端子之前關閉高壓電系統。否則有可能因為電擊而導致嚴重傷害或甚至死亡。
• 如果高壓電系統作用中,則即使在拆開 12V 電瓶負極 (-) 端子之後,12V 系統仍然有電。下列任何情況都表示高壓電系統仍然作用中:充電指示燈亮起、 行駛就緒指示燈點亮。
站在 U-CAR 角度,也呼籲警消單位應該落實油電與電動車緊急救援的知識與訓練,畢竟電動車的銷售量越來越多,勢必也會有更多電動車的意外事故。另外,也提醒消費者若是電動車或油電車車主,也都可以上內政部消防署的網站,閱讀一下自家車輛的緊急救援內容,多ㄧ分熟悉,也更能多ㄧ分保障。